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的当下,农村供水体系的优化升级,已成为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夯实乡村发展根基的关键任务。长期以来,农村供水面临着管理粗放、运维困难、水质监测难、漏损率高等诸多痛点。如何破解这些难题,让农村居民用上安全、稳定、便捷的“放心水”,各级政府与水利部门积极探寻创新路径,力求突破传统农村供水管理的瓶颈。在这一背景下,昊控技术凭借在农村供水智慧平台建设和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领域的深厚积累,助力农村供水从“传统管理”向“智慧化运营”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农村供水痛点:管理难、运维难、水质保障难
管理难:地形复杂、居住分散导致供水设施分布广,传统人工管理效率低,缺乏数据支持,管理粗放。
运维难:管网老化、漏损率高,设备故障频发,运维成本高,缺乏预警机制,问题处理被动。
水质保障难:水源分散,监测手段落后,难以实时监控,水质安全隐患多。
服务体验差:用水信息不透明,缴费不便,故障报修渠道不畅,问题解决不及时。
数据孤岛:供水系统各环节数据分散,难以共享和统一管理,影响整体效率。
资源浪费:漏损率高,缺乏精准监测手段,设备运行效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
解决方案:信息化赋能,破解农村供水难题
针对上述痛点,昊控技术依托自主研发的农村供水智慧平台,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了从“源头”到“龙头”的全流程智慧化管理体系,为农村供水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智慧化管理:从“人管”到“数管”
通过部署智能传感器,实时采集水源地、水厂、管网的水质、水量、水压等数据,实现供水系统的全面感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供水数据深度分析,及时发现异常,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智能调节供水设备运行状态,优化供水调度,确保供水稳定高效。
高效运维: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
平台可自动识别管网漏损、设备故障等问题,提前预警,降低运维成本。支持远程操控供水设备,减少人工巡检频率,提高运维效率。通过历史数据分析,优化管网布局和设备配置,延长设施使用寿命,实现运维的智能化、主动化。
水质保障:从“事后处理”到“全程监控”
对水源地、水厂出水、管网末梢水质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确保水质达标。一旦发现水质异常,平台立即报警并启动应急处理机制,快速响应,保障供水安全,消除水质隐患。
服务升级:从“传统服务”到“智慧服务”
居民可通过手机APP或微信公众号实时查询用水信息、缴费记录,享受透明化服务。支持在线报修功能,居民可随时提交故障信息,水务部门快速响应,提升服务体验,解决传统服务中信息不透明、渠道不畅的问题。
案例实践:兴山县农村供水智慧平台
昊控技术在湖北省兴山县打造的农村供水智慧平台,是农村供水信息化建设的标杆案例。平台上线后,实现了对全县农村供水系统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水质达标率提升:通过实时监测和快速响应,水质达标率显著提高,老百姓喝上了“放心水”。
漏损率降低:智能预警和精准调控使管网漏损率大幅下降,节约了水资源。
运维成本减少:远程控制和智能分析降低了运维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居民满意度提升:透明化、便捷化的服务模式,让居民用水更舒心。
兴山县昭君镇农村供水服务站孙晶感慨道:“如今借助智慧平台,缺水区域、管道破损点一目了然,抢修工作得以迅速开展。水厂启停可远程操控,农户线上缴费更是便捷无比。”